有哪些企业转型做口罩的都赚了?
1、就比如说,以生产内衣闻名的三枪集团、还有制鞋企业玩觅、报喜鸟、以及生产纸尿裤的爹地宝贝等三万家企业纷纷转产口罩、防护服。他们平日里做皮鞋、服装、家纺的企业纷纷转产口罩、防护服,为全社会提供防疫物资保障。
2、王传福的口罩生意真的赚钱了。近日,美国加州州长办公室在一场视频发布会上表示,加州已与比亚迪达成协议,后者将向该州提供急需的包括口罩在内的个人防护装备,总价值约为10亿美元。
3、正常情况下,我国口罩日产能约为2000万只。即便是口罩企业全部复产,短期内仍将“一罩难求”。因此,上汽通用五菱、比亚迪、广汽、长安等汽车厂纷纷“转产”口罩,日产能将超过1000万只,极大缓解了口罩短缺的困境。
4、其实在面对疫情挑战时,关于非口罩生产企业转产口罩的新闻还有很多,但基本都集中在内衣、纸尿裤等企业,而在汽车行业中此次上汽通用五菱算是领行业之先。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,内衣、纸尿裤在生产用料、环节上都和生产口罩、防护服有着一定关联。
墙内开花里外香――一家外贸企业的“双循环”转变
疫情之下,外贸企业如何寻求出路?天津市一家自行车外贸企业正积极转型,探索内外双循环的路径。坐落于天津武清区的自行车产业集群中,有家深受骑行爱好者喜爱的“单车生活体验馆”——百客屋,是天津金轮自行车集团有限公司转战国内市场的重要一步。
墙内开花里外香,在国内市场稳健发展的同时,企业积极寻变,借助新模式、新技术,危中取机,稳住了自己的外贸盘。疫情让人们更加重视个人出行,近几个月欧洲多个国家出台自行车补贴政策,这让海外自行车市场逐渐恢复。
疫情下,天津市一家自行车外贸企业正积极向国内国际“双循环”之路转变。这家企业年产8万辆电动自行车、200万辆自行车,出口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,是自行车行业的龙头企业。然而,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让集团总经理杨玉峰意识到,单一依赖外贸存在风险。因此,企业决定转向国内,培育新市场。
在疫情冲击下,天津市一家自行车外贸企业积极寻求转型,探索“双循环”之路。这家自行车企业不仅在国际市场有深厚积淀,更主动拥抱国内市场,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。天津金轮自行车集团有限公司,成立于1987年,是行业内的领军企业。
让这家外贸企业焕发出新的活力。天津金轮的成功转型,为其他外贸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,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发展空间,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同目标。这家曾经以出口为主的外贸企业,如今正享受着墙内开花里外香的美好局面。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,天津金轮正稳步迈向更加稳健的发展之路。
天津市武清区,作为中国重要的自行车生产集散地,近年来见证了一家外贸企业的转型之路。这家企业,天津金轮自行车集团有限公司,自1987年成立以来,一直深耕海外市场,产品远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然而,疫情的冲击让这家企业意识到,过度依赖外贸市场存在风险。
外贸企业“触电”:订单猛增,下半年亟待突围
月29日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,部署进一步扩大开放稳外贸稳外资,决定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。会议指出,要围绕稳住外贸主体和产业链供应链,支持外贸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。针对企业订单减少等突出问题,推出有效措施支持拓市场、增订单。
东莞全面提升服务企业水平,有效稳住外贸基本盘,成为受表扬的典型经验之一。数据显示,东莞1-9月外贸进出口9681亿元,同比下降2%,降幅较上半年收窄9个百分点,连续5个月收窄,连续4个月实现正增长。东莞外贸回暖显著,订单主要来自电子、医疗等行业。
第一财经特别策划了关于外贸回暖的深入报道,聚焦在当前外贸环境下的变化与挑战。随着疫情的持续,许多海外国家的线下零售业务几乎陷入停滞,消费者被迫改变购物习惯,转向线上平台。然而,这种转变并没有削弱他们对家具的需求。相反,家具的线上销售反而得到了显著增长,带动了家居出口企业的业务。
外贸企业火速研发国风产品 线上订单猛增 广东是我国外贸第一大省,去年广东进出口总值超过7万亿元,是全国唯一一个超过7万亿元的省份,占全国的23%,广东对全国外贸起到了“压舱石”的作用。一场疫情让外销行业发展内需市场的脚步加快。
本文来自作者[芷寒]投稿,不代表长路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m.luchanglu.cn/zheh/202504-13309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长路号的签约作者“芷寒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哪些企业转型疫情(疫情企业转型成功的案例)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长路号]内容主要涵盖:国足,欧洲杯,世界杯,篮球,欧冠,亚冠,英超,足球,综合体育
本文概览:有哪些企业转型做口罩的都赚了? 1、就比如说,以生产内衣闻名的三枪集团、还有制鞋企业玩觅、报喜鸟、以及生产纸尿裤的爹地宝贝等三万家企业纷...